????位于浪口工業園區對面的是太湖源鎮今年新建的3A級公廁,根據標準,除了男女廁、管理房外,該公廁還設置了第三衛生間,為老人、孕婦和殘疾人配備了專用廁位、扶手、洗手臺等設施,方便特殊人群使用。灰色的磚、米色的墻,新鮮的綠植營造了美麗的外部環境,掛鉤、擱物板、洗手液、烘干機等細節顯示出公廁的“暖心”。
????今年以來,太湖源鎮把農村公廁改造這項聚民意、順民心、惠民生的工程作為重要任務來抓,通過“改造有亮度、服務有溫度、監管有力度”三項舉措,扎實推進農村“廁所革命”。據了解,2018年,太湖源鎮農村公廁改造提升任務共61座,其中新建10座、對標提升51座。截止目前,已完成36座任務。
????“說到農村公廁,大家總是不自覺地皺起眉頭。簡陋、臟、臭,似乎是人們對農村公廁的固有印象。”太湖源鎮農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前期,通過全面摸排,了解全鎮農村公廁數量、分布位置、使用現狀、管理責任落實等情況,做到心中有數。其中,白沙、指南、高云村的公廁對照村落景區標準進行建設。秉承“因地制宜、注重實用、倡導環保、反對奢華”的原則,倡導節約環保、就地取材,力求人性化、特色化,從數量和質量上進行把關,確保達到旅游標準,滿足游客使用。其余各村公廁從衛生整潔上把關,結合“五水共治,對公廁污水進行“截污納管”,防止“污水橫流”的現象,讓村民不再談公廁“色變”。
????傍晚時分,太湖源鎮畈龍村的小廣場上十分熱鬧,村民們隨著音樂節奏歡快地跳著廣場舞。“比以前跳得更歡了。”畈龍村黨總支書記黃朝貴指著旁邊的公廁表示,改造后的公廁不僅提升了環境質量,也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感。據黃朝貴介紹,這個小廣場是村民平時聚會、娛樂的場所,人員較密集。“原先的廁所非常簡易,還有異味,村民反響較大。之前由于資金問題,這個‘疙瘩’始終沒解決。”今年的“公廁革命”讓這座公廁換了“裝備”,也讓百姓樂開了花。
????“三分建設、七分管理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為保證農村公廁的清潔和長效管理,農村公廁管理按照屬地負責的原則,,要求各村保潔人員每天清理衛生,村級公廁責任人每周巡查。出臺農村公廁管理制度,就保潔時間、保潔標準、設施維護等方面的操作流程進行規范,形成保潔標準。落實“公廁所長制”工作責任,在全鎮范圍內全面推行“一廁一所長”,依托黨員隊伍、婦女隊伍組建公廁管理“志愿服務隊”,共同維護良好衛生環境。同時,將公廁長效管理納入村兩委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,建立全鎮農村改造提升工作交流微信群,不定期推送曝光公廁環境照片及保潔情況等,并將監督電話上墻,及時處理群眾反饋的意見和建議。
????接下來,太湖源鎮將通過項目清單化管理,嚴把設計關、施工關、安全關、隱蔽工程驗收關等環節,堅守品質,注重細節,確保建設質量,提升農村公廁整體形象和品味。